请使用下方推荐的浏览器访问

安卓版本 苹果版本
2345浏览器 火狐浏览器 谷歌浏览器

您当前位置:首页 >> 头条

听种竹者说

时间:2025-10-26 00:30:08 点击: 【字体:

文 /张拥军

守得云开见月明

初春的南山,晨露在竹叶间流转着晶莹的光。我踏着湿润的山路,在竹林深处寻觅良久,终于选定了那段竹鞭——它弯曲的弧度里藏着风的形状,斑驳的节疤上镌刻着岁月的诗行。我小心翼翼地用青苔包裹这份来自山林的礼物,仿佛在为一个远行的游子整理行囊。

"给你的。"我站在老友的门前,晨光正好洒在怀里的竹鞭上,"找个向阳的角落,让它在这里生根吧。"

他推门时眼里的睡意,在看见竹鞭的瞬间化作了明亮的光。我们在小院的东南角忙碌,春日的阳光透过梨花的间隙,在我们身上印下斑驳的花影。他执意要用双手掘土,说这样才能感受大地的温度。覆土时,他的手指在泥土间流连,像是在为即将入睡的孩子抚平被角。

从此,这方小小的土地便系住了两颗心的牵挂。每次拜访,我总要先在墙角驻足,聆听风从远方捎来的讯息。第一年梨花如雪,墙角静默;第二年桃李芬芳,墙角依然静默;第三年海棠飘落,墙角依旧沉默。他却始终从容,在煮茶时轻声说:"你听,泥土深处有竹根在歌唱。"

直到第四个春天。惊蛰的清晨,春雷刚刚唤醒沉睡的万物,我就接到了他的电话。听筒里传来他激动的声音:"快来看,我们的竹子醒了!"我匆匆赶去,见他正蹲在墙角,晨露打湿了他的衣角。泥土的裂缝间,嫩黄的笋尖刚刚破土,顶着一颗晶莹的露珠,在晨曦中微微颤动。

这时,老友娓娓道来竹子定律:"你知道吗?竹子用了四年时间,仅仅生长了三厘米。但从第五年开始,它以每天三十厘米的速度疯狂生长,六周就能长到十五米。"他的手指轻抚着稚嫩的笋尖,"前四年里,它不是不长,而是在地下默默延伸着数百平米的根系。人生何尝不是如此?"

我凝视着这株艰难破土的新笋,忽然明白了这些年的等待意味着什么。

接下来的日子宛如神迹。昨日笋尖才露,今朝已过膝,六周后,竟长成挺拔的翠竹,在粉墙上投下清俊的影。月夜,我们坐在竹下品茗。月光透过竹叶,在他斑白的鬓角洒下细碎的光点。

"记得吗?"他举杯轻笑,"这四年里,多少人都说这片地长不出竹子。"

我望着月光里摇曳的竹影,忽然懂得:这世间最珍贵的,不是破土而出的瞬间,而是那些不为人知的扎根时光。就像他二十年前送我的那方刻着"清欢"的砚台,墨磨了千万遍,才得那一笔风华;就像那些在寂寞中坚守的岁月,所有的沉淀都在为未来的绽放积蓄力量。

晚风轻拂,竹叶奏起轻柔的歌。这人间最动人的,莫过于你种下一个希望,有人愿意用四载光阴,陪你等待那最初的三厘米。今夜,我们在这片共同守候的竹林下,终于品到了岁月最醇厚的滋味。

新生的竹叶在月光下泛着银光,每一片青翠都在诉说着:所有的扎根,终将迎来参天的时刻。就像人生,总要经历漫长的储备,才能等来生命的迸发。有多少人,没能熬过那最初的三厘米?而我们,终究是等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