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秋风一刮,街头的柿子摊就支棱起来了,
红的像小灯笼,黄的赛蜜蜡,咬一口要么脆甜爆汁,要么软糯流心,连空气里都飘着股“事事如意”的甜香。但要说全国哪儿的柿子最拿得出手,可不是凭老板吆喝算的。
结合各地的品鉴会结果、地理标志认证和老饕们的口碑,这6个地方直接“封神”,快来看看有没有你的家乡!

首当其冲必须是陕西富平,
这地儿可是被日本柿子博物馆盖章的“世界柿子优生区”,底气足得很。别光盯着柿饼,富平的尖柿本身就是个“狠角色”,
个大肉厚,果皮薄得像蝉翼,尤其是曹村和庄里产的,简直是为制饼而生。
当地做柿饼有十二道老工序,从霜降采摘到潮霜成型,少一步都出不来那层均匀的白霜,捏开俩柿饼对着合起来的“合儿饼”,入口甜润得能化在舌尖。
更神的是唐顺宗陵前的千年柿树王,当年朱元璋饿肚子时靠它救过急,后来还封了“凌霜侯”,如今每年照样结百斤果子,这底蕴谁能比?

浙江富阳得算柿子界的“科技黑马”,别再以为柿子都得放软了吃,
这儿的太秋甜柿能颠覆你的认知。这种柿子是亚林所的专家们钻研十几年搞出来的宝贝,7月就停止积累涩味,
9月摘下来直接啃,既有苹果的脆、梨的水分,还带着哈密瓜的甜,糖度能飙到21度。
去年华东69家甜柿打擂,富阳的选手直接拿了金奖,人家不光自己种,还把技术推广到南方20个省,硬生生把“一亩山万元钱”变成了现实。
现在去富阳的柿园,随手摘一个擦吧擦吧就吃,根本不用等“脱涩”这道手续,脆爽得能咬出响。

山西临猗的北景柿子,是正经带“国家地理标志”的硬核选手。
这儿的地势平坦,光照足昼夜温差大,柿子长得那叫一个饱满——平均单果重230克,最大的能有400克,果顶红扑扑的像抹了胭脂,果肉橙红透亮。
关键是营养还超标,检测说它的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C含量都比普通柿子高,
咬一口脆甜爽口,汁水顺着指缝流。
当地从2009年就规模化种柿树,现在光阳丰甜柿就种了3万亩,秋天走在临猗的田埂上,满树的柿子晃得人眼睛都甜。

福建古田的柿子藏着“老味道”,这儿种柿树有300多年历史了,
海拔400-900米的山地全是柿林,品种多到能开“柿子博览会”。
炮弹柿长得周正,八月黄熟得早,鸭蛋柿水分足,灯笼柿颜值高,不管是鲜吃还是晒柿饼都有门道。
每年霜降后,古田还办柿子鉴评会,从果重、果形到果肉口感挨个打分,金奖柿子能被抢着买。
当地老人说,以前山里交通不便,柿子晒成饼能存大半年,现在成了稀罕物,秋天去古田,农户家的院墙上全挂着金灿灿的柿饼,闻着就馋。

山东历城的磨盘柿,是刻在老济南人骨子里的甜。
这儿的玉函山种了千年柿子树,磨盘柿长得名副其实,扁圆的果子像个小磨盘,果肉细腻多汁,甜度还特别正。清代的时候就有“柿子会”,乡民们十月卖柿、演戏酬神,热闹得很;
现在千佛山庙会还叫“柿子会”,赶会的人总得拎袋柿子才踏实。
历城的柿子不光鲜吃,晒成的柿饼也有讲究,保留了果肉的绵密,咬下去甜而不齁,配着济南的泉水喝,那叫一个舒坦。

江苏南通的骑岸大方柿,光听名字就透着股“贵气”,人家还有个雅号叫“金盆月”,
是清朝举人都夸过的好东西。这柿子是300年前卖货郎嫁接出来的品种,
沙土里长出来的果子个大无核,最大的能有七八两,吃起来甜而不腻。以前藏在深闺没人识,现在有了地理标志,还成立了合作社,保鲜库一建,冬天也能吃到新鲜的“金盆月”。
当地老人说,以前柿子熟了就埋在谷堆里捂软,现在直播间里一上架就抢空,这老品种算是熬出头了。

其实不管是富平的柿饼、富阳的脆柿,还是临猗的甜柿、古田的杂果柿,每颗柿子都藏着当地的水土和讲究。
秋天的快乐很简单,可能就是咬开一颗好柿的瞬间——脆的迸汁,软的流心,连指尖都沾着甜。
这6个地方的柿子各有千秋,有你家乡的那一款吗?评论区聊聊你吃过的“柿中王者”!
2345浏览器
火狐浏览器
谷歌浏览器